又是一年跳槽季,似乎只要更新了简历,就有源源不断的机会涌来,各地猎头纷纷打来电话,推荐各色工作。在这一片“繁荣”的景象下,找到一份更加称心如意的的工作,薪资好、福利好、单位好、前景好,似乎手到擒来,和猎萝卜小编一起了解。


你选择了,你面试了,你疑惑了。有些平台虚有其表,沟通后发现比现在的更烂,你犯嘀咕了,继续留守是不是更好的选择?有些平台虽让人羡慕,但只能提供同等甚至更低岗位,薪资涨幅也可忽略不计,你再次犯嘀咕了,这种机会,究竟能不能称之为机会?


于是,优秀的你,在一次次选择中,选择了继续留守与观望。你安慰自己,机会没到,等时机到了,会有更好的去处的。


很多人都是在这种状态中度过了一年又一年。但是,等待的机会一定会更好吗?长时间的等待,换来的究竟是希望,还是失望?



未知的未知数


在你考虑换工作的时候,不能否认的一点是,周围总会有人给你建议,留下或者离去。留下的理由千千万,离去的理由也千千万。当你在听取建议的时候,会去考虑他们的建议,但最终,是留是走,你还是会听从自己的内心。


比起外部意见,你更偏向内部意见。


因为你认为,没有人比你更了解你自己,所以,你会给自己预设一条路,然后沿着这条路走下去。可有一点,却是你无法预料的,那就是这条路究竟是对是错。之所以会发生这种情况,除了自己对自己的预判不足以外,重要的一点是因为存在太多未知的未知数。


你是没办法预料到在你选择的这条路上,接下来会发生什么事,导致你的前进方向发生改变。就业行情的改变、家庭情况的变化、自身能力的转变,等等,都会导致道路的一再转折。这些都是意料之外的。这些事不仅会一再改变你的选择,也会减慢前行的速度。


可能某个平台确实很不错,但你没预料到的是你已不再单身,不适合上下班的长距离。并且,因为手头的积蓄不够,还不足以就近选择新的住所。面对这种情况,现在单位的某些优势反而更加凸显,于是你选择留了下来。


虽然外部意见听起来非常中肯,但因为这些未知的未知数,你选择听从了内心的选择,继续走在了自己认为最正确的道路上。这不能说是错的,但我们对未来的不可预测,让我们的选择变得更加的保守。


blob.png


劣币驱逐良币


但有些时候,不是平台不好,也不是你不优秀,但你就是没有资本去和对方在同一个层面上博弈。


我这里所说的资本,是你的外显资本。


一个人的资本分为内在和外显两种。面试的本质,就是尽量多的让面试官看到你的外显价值。因为内在的价值,是无法通过面试判断出来的。只有在日积月累的工作过程中,通过你的言行举止侧面反映出来。


但面试的时间之短,导致双方的接触是非常有限的。如何判断一个人是不是优秀,就必然会设置很多硬性条件,比如学历,比如目前所在的平台。


学历是你十几年学习精神、学习力、理解力等各种能力的一个体现。面试官不必费心的去考察这些,因为你就是经过学校的考察,才有机会进入更好的学府继续深造。目前平台的大小,是目前单位对你的考察,面试官也是通过这个侧面来了解你的工作能力。


我们不反对机会面前人人平等。反而正是因为平等,所以你失去了很多机会。因为优秀的人大有人在,当大家一等要素表现都一样的时候,就会进而考察二等要素。如果你的二等要素并不比别人好,用人单位自然会择优录用,选他不选你。


在用人单位并不了解你的情况下,首先会设定一个预期,比如只給一个60分水平的工资线。如果找到一个50分水平的员工,单位亏不到哪去。但如果招到一个70分的员工,单位就赚了。因为外显信息的不明显以及整个市场的低走势,给到单位更大可能的结果往往是只能招到一个50分水平的员工。于是,在你看来很优秀,足以得到70分的时候,单位并不会这么想。因为劣币太多,良币就很难被发现。


不过这种情况也并不是没法解决,你的最终目的就是尽量把内在资本外显化。进一步提升自身学历是一种方式,结识更多牛人,扩大自身圈子,提升所在平台,这些也是一种方式。


从这一角度来说,选择更好单位,但接受一个并不令人满意的薪资,似乎也是一种值得的选择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