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为啥绝大多数中国公司做OKR没戏】


今天有很多公司开始了OKR的实验,开始导入引进OKR,但我想给绝大多数中国公司泼一盆冷水:OKR在中国企业实践的条件远远没有达到,做了也只能是形式主义,很难真正产生效果。为什么?仔细分析中国的绝大多数公司,再对比一下google,你会发现:


1、 官僚主义/控制模式盛行


大多数中国公司都是老板驱动,很多老板信奉自上而下的管理方式,以控制为核心的管理文化,官僚主义盛行,公司的各项产品决策发起都是由老板或者几个高层决定的,在产品创新、业务创新上一般员工远远没有话语权。



2、 员工仅能胜任,甚至很多都不胜任


这是OKR推进不下去最大的原因,我辅导过数十家公司,从严格的人效分析、人岗匹配角度,绝大多数公司的员工仅仅能胜任,甚至很多都不胜任,做基础的本职工作还凑合,做相对专业的内容就不行了,再订立一个NB的目标,用google的逻辑是要订立“10倍”的目标,往往这些目标绝大多数很难实现。


人的基因不行是硬伤。



3、 指数级的技术/产品不足


完成一项NB的目标需要一流的环境,需要高水平的技术支撑,在这点上很多公司的技术储备远远不够,除了少数的如微信(也不是纯原创)之外,大多数中国公司的商业模式模仿的多,原创的少,技术原创的更少。



4、 中国决大多数的HR能力达不到要求


这也是一个核心问题,任何一个HR的项目都需要高水平的HR操作支撑,而对于今天的中国来说,懂得绩效的人就很少,搞明白OKR的人就几乎没有(当然,也包括我在内),在都不懂的情况下如何有效去操作?没做之前结果自可预料,虎头蛇尾的HR项目遍地。


 image.png


【中国的公司该咋办?】


老老实实做好KPI!



我的答案很简单,为什么这么讲?如果连最基本的KPI考核都做不好,那么OKR不可能实现。要不要去推行OKR?当然可以尝试,但最好整个团队的基因都要达到推行OKR的几个要求(看google的五条),否则做了也是白做。



给中国老板和HR在推进绩效变革的几点建议:


1.      从打造指数级产品开始


2.      核心是找牛人


3.      完善简化KPI考核机制


4.      逐步建立内部pk/合伙人机制


5.      坚决干掉不符合组织基因的员工